|
我的朋友热爱忧郁。 也许不是忧郁,应该是抑郁,或者其它别东西。 但他好像并没有构成抑郁的足够理由,在我们看来,他有一份不错的工作,在长沙这样一个收入水平并不发达的地区,自给自足之外可以略有积蓄,不管这积蓄是几千还是几万,都可以使人欣慰了。更何况,哪怕社会再沦落,人心再不古,为人师表总是使人尊敬的。一口流利的英语,几个应时应景的朋友,过去曾为学业或生活吃过苦,也曾经如小白兔般为初恋做过傻事,毕竟都已过去了。那么,时至今日,还有什么好郁闷的呢?也或者说,只有忧郁才最重要,快乐已经不重要了吗? 自然是重要的,快乐如果能够量化的话,那么它可能是多少多少克拉,也可能是如何如何GDP,或者是怎样怎样的疆土和海域。“寻欢作乐”是我们的本能,虽然这个词语多被用做贬义。大概七、八岁的时候,我看过一本小人书,讲的是一个古代的王子面临国家破碎而奋起,带着仆人到天涯海角寻找“乐土”的故事。当时确实年龄太小,看不懂,多半是先看图,再由妈妈讲解上面的字。最后一页,王子跪在大海边上,大概是喊着什么,旁边的配字妈妈解释为“乐土在他的手上”。百思不得其解,一直不明白,土怎么会在手上呢?但幼小的心里还是留下了印记,那就是“乐土”很重要。 重要的东西在每个人心里是不同的,唯一相同的是,我们都认为幸福很重要。而幸福最简单的解释在我心里是:幸福=快乐+健康+爱。 ###NextPage### 于是我就明白了,我的朋友为什么总是很忧郁,因为他不幸福。从上面那个假设的简单的幸福等式来看,他没有快乐,没有爱,仅有健康是远远不够的。那么快乐如果也能量化,又将是怎样的情形呢?我的意见仍是一个等式:快乐=满足+感恩+豁达。 首先他不满足,不是不满足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,而是不满足于自己的表现,他觉得自己现在的样子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,想改变却无从下手。不满足可以成为人不断进步、持续追求的动力,也容易成为人泥沼深陷、迷失方向的诱因。他不满足于“没有朋友”,可实际上他的朋友很多。有长期联络的网友,有海外归来的忘年之交,有下了飞机就打电话汇报行踪的外地友人,有偶尔聚餐的“闺中密友”,还有我这样经常跟他谈心或长篇大论写文字给他看的人。他不满足于“钱少”,他想赚很多很多的钱,或许钱可以给他以安全感,但钱到底多少才算多,才能给人以足够的安全感呢?人人都知道钱不是毛毛雨,不会从天而降,并且在我看来,他是“有钱人”了,至少不用象我这样经常捉襟见肘。他还不满足于“工作太无聊,环境太浮躁”,于是,童年看过的那本小人书便浮现在我的脑海里,王子找乐土的故事。 其次他不知道怎样去感恩,单指父母之恩,朋友之间我不去说。天下父母多含辛茹苦,多望子成龙,多苦口婆心,多担惊受怕。但不管怎样,父母首先是独立的人,他们经历风雨参透人生,即便“觉悟低”、“见识浅”,也比我们多看过人生的悲欢离合,多了解或接近过生命的本质。作为相对独立的人,除了血缘和伦理之外,并不存在着相互附属的关系,你不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,父母也不是一听到风吹草动就崩溃了的纸糊人。所以该瞒的时候瞒,该说的时候说,远与近,亲与疏,自己拿捏权衡,真正的感恩不是在父母面前愚忠透明,而是在他们尚且能够坚持的时候好好利用时间经营自己,在他们需要照料的时候再如哄孩子般哄他们。现在这个时节,父母健朗,家人和睦,自己只身在外,正是给你机会去打拼的好日子啊。人从毕业二十几岁到之后的十几年时间是最黄金的阶段,该承担的责任还没完全肩负,这是个让你去打基础的铺垫期,现阶段聪明的父母也不会在心里真正有“靠你而活”的想法,怎么会听到你稍微有变动“老妈会哭死去”呢?所以这话是挡口,是托词。真正需要膝前尽孝的日子还在后面,你想推也推不了,现在暂时的自由应该是珍惜而不是去叹息,感恩的心并不妨碍你暂时去建设和调整自己。象现在这样每天不快乐,常有“生不如死”的精神状态,妈妈知道了才会真的“哭死去”吧。 再次便是不够豁达,这是我们共有的很容易犯的小毛病。但豁达与细致并不矛盾,一个人可以既细致又豁达。我善于捕捉细节,喜欢钻研点滴,喜欢观察,喜欢思考和总结,习惯通过一件小事去判断和推论,习惯把一根小草写成草原,但什么要放在心上,什么应该随风而逝,总应该有所取舍,要知道的吧。伤害我的人很多,帮助我的人同样多,我应该记住哪一个呢?走过的弯路很多,遭遇的曲解也很多,我是不是因此就要扭曲呢?爱过的人很多,被抛弃的时候也很多,我是不是就要贞节烈妇般的抱残守缺,或者野草闲花样的肆意泛滥呢?我和我们,并无差别。我们共同呼吸着今天的空气,感受着声明的垂爱或捉弄,不必拘泥于某时某事某句话某个眼神,若交朋友,尽量宽容,人皆有善恶美丑两面。不对口味不想结交,他也不会因你的冷遇而四面楚歌,你也不必因他之故而怀疑整个世界。生活中有艳阳高照的日子,何必总去记忆阴霾笼罩的夜晚?放大镜有助于你观察世界,何必只用它来挑拣瑕疵?心宽体舒,路远心清。直到现在我仍深深感谢赠我“路远心清”四字的朋友,或许我们做不到,或许我做不到,但不代表我们就不去做,我也不会因此就不去做。 于是,朋友的快乐就这样被蚕食了。快乐是个综合指数,整体看来什么都不缺,但就是不快乐;分析看来,这里缺了一点儿,那里缺了一块儿,平均值自然不高,那么,我快乐吗? 一直以来,哪怕是自欺欺人,或者是自我安慰,我坚持认为自己多年来唯一可以宽慰的是,从来没有丧失过快乐的能力。我因看一部《还珠格格》而快乐,不用介意有人说其弱智说我恶俗;我因读一则小笑话而快乐,并且把它抄下来,等着有机会去读给别人听;我因失去工作而快乐,终于不用再面对老板那张臭脸,有足够的时间去睡去写;我因找到新的工作而快乐,新的环境新的同事,可以找到新的朋友,体验新的人生;我因负债而快乐,我发现自己还能在一夜之间借到十万块钱,还有那么多朋友信任和关心着我,肯帮助我;我因还钱而快乐,那些压力释放出来,浑身上下都舒坦;我因写完一篇文章而快乐,不管有没有人看,在写的过程里一字一字劳累和回味,那是一种自我的收获;我因被人催着要发连载而快乐,虽然写不出来或写不下去,那种感觉是有人还在乎你。我总能快乐起来,哪怕是生命最灰暗的日子,心爱的人离开了,含着泪写成故事,你怎知我不是在电脑前偷笑于别人的关注和评论?至亲的人去世了,想起他就找朋友说说话或者写出来抒发一下,无病呻吟并不重要,鄙视或怜悯都不伤害自尊,同情是善良的雾,我需要时刻交流已触摸这个世界还有心存美好的人。这就是我快乐的原因,因为从不放弃快乐的能力,快乐需要发现的角度和淡定的情怀,所以不要投降,决不要在各种情况面前丢失自己。 ###NextPage### 我们可以抒怀,可以颓丧,可以盲目,可以不体面,但我们不可以不快乐,不可以失去自己。 也或许我说得不够准确,他只是太聪明,太容易看透。人生不过百年,聪明的天赋加上勤奋的思考,稍不留神就看透了。“看透”有一个好处是能教人把一切看淡,有一个坏处是看得太淡反而嫌其没有滋味。朋友常说“没味”,这是一句长沙话,“没意思”的意思,也就是无聊。现在感觉到无聊的人很多,在我建立的QQ群,长沙红袖交友吧QQ群里,有八十来个人,每天都有人叫着无聊,那么,他们究竟是想聊什么呢?到底怎样才能不无聊呢?更多的人开口就是“汉哥(或袖哥)帮我找个朋友吧”,他们真是就是缺少朋友吗?我想未必。我在“同志的孤独”那篇文章里已经说过自己的看法。有一种渴,你喝什么都不解渴,其实,那是一种快乐能力的缺失。 每当我对朋友说“你可能是太孤独了,找个爱人就好了”这句话时,我心里都在愧疚,因为我明白,他可能缺少的不是爱人,只是缺少一种人格的独立。但这是伤人的话,我不轻易说。而毫无例外,这句话说完,对方的回答永远不变,就是那句“找不到啊”。真的找不到吗?中国一千三百万男同志啊,就找不到一个?那是没碰到,你继续碰。朋友就说,你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,你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啊! 我何其反感这句话,虽然我从未缺少过爱人与朋友,但我知道,那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丧失过爱的能力。很多人在性能力没有丧失之前,就已经丧失了爱的能力。我说你算一算,我是三十一岁才遇到现在的爱人的,才与他在一起稳定和谐地生活,到现在只两年时间,你到三十一岁还有多少年?他机敏地切换话题:我可不想等那么久,或者,那只是你而已。确实如此,人有不可复制性,各有各的情况,各有各的爱情方式。但爱是什么?没有天生为你定制的人等你去爱的时候,你就要寻死觅活么?爱是两个人的协议,是你适度的改变与他的若干调整,而不是用牺牲换来的等价交换。当你和一个人在一起,感觉到自己牺牲太大了,那么,你的爱也就不用称其为爱了。现在的人是那样自私与精于算计,怕付出多回报少,怕自己受伤害,你越怕就越得不到。所以这不是开玩笑吗?爱不是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,“知福福常在,随缘缘自来”,有爱的时候好好珍惜,没爱的时候为爱准备,总想一步到位去得到幸福的果实,却忘记了任何果实都是发芽抽叶开花之后才能结出来的。在等爱的日子里,在没有长一双发现的眼睛的时候,我们应该去完善自己,而不是浪费时间去凄凄苦苦地长吁短叹。也许是情绪一时的发泄,也许是青春自带的“烦躁综合症”,也许有很多也许,而我们的生命也正在这样的也许之中一天天过去。 爱不是取之不竭的无限资源,也不是施舍,就象快乐一样,当你的造血功能失去时,输再多血也不过是维持着苟延残喘,挽救不了生命。 所以今天一上线,朋友又发来信息,说郁闷,说想死,我有些激动了。这是第N乘以N次他这样说,使我怀疑他是不是真的得了抑郁症。在我的身边,有每天以郁闷为职业的;有以不停地不知疲倦地见不同网友为乐趣的;有以找工作为工作的;有想以形式婚姻为方法面对社会及父母带来的婚姻压力的,大家相互渗透,彼此影响,又都崇尚着个性和独立。这与网上的情形一点区别也没有。朋友潜意识里认定自己是独善其身的人,认为自己不会被人影响,并且是在特立独行,但实际上却重复着别人的苦恼,从未拥有过自己沉淀下来的不可取代的快乐。这是美好的梦想还是自欺欺人我不知道,我只知道他确实拥有可以聊以自豪的闪光点,但自己却从未发现过,并且把自己的优点用错了地方,甚至在往上面抹黑。我们看事情的时候,各有各的角度,我从来不看网络标题上彰显痛苦的帖子,也不读从头到尾如何郁闷失意及炫耀如何把直人变弯,怎样勾引和尚或陌生人以完成风流韵事的文字,因为,我不需要在痛苦中找共鸣,也不必夸张放大自己的猥亵淫欲而寻求发泄。在虚拟里,在现实里,我看到有的人携手走过了十年,虽然情已平淡,但仍每天朝着未来努力;我看到有的人勇敢曝光,虽然带着明显功利的炒作性质,但全权当它是一种开拓好了。人可以不那么聪明,可以不那么透彻,可以删除你自己不想见到的东西,没人逼你去悲天悯人或者触景生情,遇事多看好处少看坏处,对人多一份善心少一些猜忌,这不是装风格显品位,只是给自己宽心,让自己过得舒坦一点儿。 今天在我的博客“人间烟火”里,一位同龄的朋友给我留下了很长一段话,说到了一个词语,心疼。那么,我又何尝没有为朋友而心疼呢?当朋友上了QQ屡次迎头一句便说“我郁闷,我想死”的时候;当我黔驴技穷也无法将快乐传染给他的时候;当我在线好友或陌生人千百个跳出来说话的腔调惊人一致,诉说的苦闷何其相似的时候,我无计可施,只有心疼。或许是一种时代的特征,或许是这一圈人都要面对的苦恼,那么,是什么让你阉割掉自己快乐的能力呢? 朋友在生活中,大家碰面,聚餐或散步,全然不是这个样子。他或许并不算开朗潇洒、高雅简约,但仍旧是谈笑风声、很懂生活的样子。而每当夜阑人静,爬到网上之后,就立即陷入了浮躁和焦灼的情绪中。为此,我给他开药方,少上网,多读书,实在不行就辞了工作,捐出财物,一个人背着背包去西藏吧。
不好吗?你不去西藏还能去哪里呢?在藏族无人区,看一看高原缺氧的荒凉,看一看雪山蓝天,再想一想人之渺小。去伪存真之后,找回快乐的能力,一切就都好了。 |